教育理念大讨论信息与艺术系杨柳老师发言稿(系列一)

时间:2015年11月02日点击:

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与艺术系   杨柳

一、产教深度融合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UG环球官网的培养目标定位叙述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匹配、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强调“实用型、应用型”。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其本质都是高级专业型人才,其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其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与办学模式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确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思路。

那么为了达到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个目标,真正做到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就业的软着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产教融合”,可以说“产教融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教融合”能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二、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对接”。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优化专业设置,重点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二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逻辑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四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使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五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三、产教深度融合方式的思考

1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2、聘请企业人士指导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人员组成的“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对应专业标准设立课程。

3、企业以生产项目为单元提供岗位,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仿真工作环境以及科技开发等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4、学校专业课老师参与共同管理,负责学生的专业教学咨询、沟通联系,管理服务学生实践学习全过程。同时,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开展专业与教学的交流讨论,向企业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了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快向“双师型”转化的速度。

  提升本科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层内涵。探讨适合我院的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