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我院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专业技能型人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方案以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建立完善符合我院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平台,形成一套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网络教育、社会实践等为途径,包涵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体能锻炼、心理健康、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内容,贯穿大学三年教育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其成长与成才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院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始终坚持贯彻“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用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对高职学生要以引导教育为主、成人学生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充分挖掘地方性、特色性的教育资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从而强化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二)专业理论素质,是指大学生对教学计划内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
(三)文化艺术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底蕴、艺术修养、 审美情趣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
(四)身心素质,是指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体育运动技能,体育训练和达标情况,社会适应性,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个人言行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修养。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包括独到见解、独特方法),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
1. 思想素质──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有艰苦奋斗精神,热爱所学专业,求实创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
2. 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优良品质,养成诚实、正直、谦逊、合作的良好品德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支持改革开放,关心国家大事,上进心强,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 法纪素质──自觉学习法律知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目标
1. 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 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2. 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独立获取新知识、收集处理各种信息,具有从事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 掌握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运用这些工具从事本专业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三、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目标
(一)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外历史和当代科技发展动态。
(二)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能用辩证的观点和系统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哲学思辨能力、理论思维和批判接受能力。
(三)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身心素质的培养目标
1. 身体健康,具有心理卫生基本知识,乐观向上,自信心强,协作精神好。
2.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达到国家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3. 具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
(五)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1. 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环节教学的学习、实验、操作和设计任务,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和仪器。
2. 掌握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论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能正确分析、判断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4. 善于思考,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 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开发、设计研究的初步能力。
四、主要途径和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以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方法则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两课”是开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导,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
(二)积极推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办法》。
《标准》是国家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的重要内容,既是学生体质健康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从2003年起,各高职办学单位在执行教学计划中的体育课时,应全面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体育课的学分,不能毕业。
(三)着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工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二是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三是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四是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院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强调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要逐步健全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一直是校园里最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虽然各社团存在着自身不同方面的局限,比如经验、稳定性等,但大学生们的年轻热情,敏于时事,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给他们的社团带来无可比拟的优势。各社团积极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开拓学生视野,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实践的空间,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给我们的校园文化注入一股强大的活力,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锻炼学生才干的重要形式。因此,各基层教学单位要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和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试点”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为在职成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历和某些方面的专业特长,这是开展课余活动的有利条件,丰富的课余活动,能弥补成人学生学习形式对社团活动的制约,从而使开放教育突破专业教学和学历教育的狭窄空间,进入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五)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使广大青年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知识技能优势,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社会实践还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大学生们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在假期集中进行,还可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渗透,例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等。
(六)适时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体育活动
校园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形态,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文体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识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各种知识的获取与提高。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审判观念的必要手段。学校的文体活动应以兴趣小组活动、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为主,坚持健康和文明的准则,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地开展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的文娱体育活动。文体活动重点侧重于学、议、写、动等四方面。
学,即学习美育理论、德育知识,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欣赏优秀的影视剧、书法、音乐作品,开展系列“读书教育活动”,还可聘请法律界、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
议,即举办各种座谈会,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看有所悟,学有所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
写,即举办以热爱学校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提倡精品意识和创新精神,或是在学习先进事迹之后以及对身边发生事件的看法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水平。
动,即开展文艺演出及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动手参与,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多项技能。总之,要让学生在这些文体活动中思想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身心得以健康。
(七)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不断挖掘网络教育功能。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重视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校园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不断挖掘网络教育功能,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新途径。
要发挥网络优势,丰富网络内容,用健康的网站吸引学生要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发挥网络的特殊优势,不断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校园网在扩充好现有栏目内容的同时,还应增设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栏目,丰富其内容,如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咨询、网上党校、校园新闻等,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载体。
要深化教育模式,“两课”教学进网络。要坚持和强化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充分利用“两课”教学现有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一些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较强的信息资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由“单向”引向“多色”,把严肃抽象的理论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大学生成为自觉的受动者。
要开展网上互动,影响教育学生。各分校主页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定期在网上开展主题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演讲、对话活动;开展网上党校、团校师生讨论活动;开展心理咨询、爱心互助活动;开展师生在线交流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灵活多样的形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八)加强校风学风考风建设
学风、考风、校风共同营造着一种育人环境,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将决定整个校园文化、教育理念、行为习惯、治学与求学的态度与氛围。在学风建设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努力培养综合学习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学习动力,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考风建设上,要弘扬求是作风,全面推动诚信考试。要在学生中开展“分数和诚信哪个更重要?”的讨论,一方面引导学生真正树立起宁丢分数不丢人格、文明应试诚实汇报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教育广大教职员工在思想上筑起考风考纪的防线,把良好考风的养成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以考风促学风,以学风树校风,为学生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五、素质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大学素质教育工作领导组,由院长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统一领导和部署全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工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及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
(二)成立大学素质教育工作专家组,聘请校内外有关知名专家担任专家组成员,发挥顾问和咨询作用,指导全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三)在学院素质教育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结合本职工作和优势特色,做好全院学生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总结推广工作。
(四)学院每年拨专款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统筹使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高等学校育人的根本宗旨,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优势,形成素质教育全员意识、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协调发展,全面推进UG环球官网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学生工作处